在国内购买房产时,人们经常需要支付一笔契税。但是,很多人对契税的计算方式并不了解。契税的计算方法是基于税率和房屋的实际价格来确定的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契税具体怎样计算吧。
契税是一种按照房屋交易发生的时间和价格收取的税费。一般来说,购买新房的契税是按照成交价的万分之几进行计算。房产的扫盲率以及省、市、县契税税率的高低和收费标准也会影响契税的具体数额。
目前,我国契税的正常计算率为1%至3%,税率是根据房屋的实际价格来确定的。具体来说,价格在100万元以下的住房,契税计算率为1%;价格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住房,契税计算率为1.5%;价格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住房,契税计算率为3%。税率越高,契税的费用也就越昂贵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二手房的购买而言,原房屋预购登记不属于交易事件,因此原房屋的购买并不需要再支付契税。只有在完成全款支付和产权过户手续后,购买者才需要承担相应的契税。
总结一下,契税是购买房产时需要支付的税费,其计算方法基于房屋的实际价格和税率。购买新房时,契税一般按照成交价的1%至3%进行计算,具体金额受省、市、县契税税率和收费标准的影响。而二手房购买并非需要再次支付契税,只有在完成过户手续后,才需要支付相应的契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