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份去西藏要准备什么
8月份西藏的天气总体是不错的,温度比内地要低8--10度,雨季来临,不过太阳出来一个小时就整体干了。不管白天热不热,晚上都挺凉,早晚温差大,使用空调的人至今非常少,白天在太阳下很烤的感觉,主要是紫外线太强,人们在阴凉处仍需着两件衣服,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。防晒呢还是必须的,防晒最有效还是靠工具,遮阳伞,遮阳帽,头巾,专用护脖巾,墨镜,长袖衫等,都是有效的防晒工具。一定尽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。
西藏旅游应注意携带的装备:1
随身药品,建议带肠胃药,感冒药,常用消炎药,晕车药,头疼粉,止痛片,创可贴。
2
服装类
,
这几个月西藏的天气温度较高,带上一件抓绒的外套和一件薄冲锋衣即可,鞋穿户外低帮休闲鞋,可带一长沿帽来遮阳。3物品类
防紫外线的墨镜,防晒霜,雨伞,相机,多带一手机备用。
4
必备品,
身份证,银行卡,手机,现金,一份好心情。
这样应该够了。
如果报名旅行团,那么旅行社会安排你的行程,相对来说自己要省心些。如果在拉萨和别人一起出行有以下建议:1别人介绍去参团时最好能一起签订正规旅游合同,可保障自己的权益。2和人一起租车去景点参观,最好要使用藏*l****牌照的车辆,西藏第二个字母是l的全是正规合法旅游营运车辆,当然最好也能签合同,是安全的前提。3第一次进藏最好不要和人结伴登山或在森林里徒步,很多危险是你想象不到的。4晚上不要太晚在外游荡,任何地方的深夜都不是很安全。
-----菩提下的牛顿
西藏旅游8月可以去哪些地方
西藏旅游,在7—9月份是最好时间,你可以到任何地方,包括:阿里地区,珠峰大本营等高原地带。
为什么七月八月是西藏旅游黄金季节
1、因为这是一年中西藏气候最好的时候,也是空气中含氧量最多的时候。
2、气候宜人,拉萨的气温一般都在10.0-21℃之间,日喀则地区的气温在8-20℃,林芝在11-23℃之间;
3、西藏各地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节也在这段时间内举行。比如每年公历8月份的拉萨雪顿节、游客可以欣赏到来自西藏各地精彩的藏戏表演,还能参观到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展佛节;8月初,那曲地区举行一年一度的羌塘恰青赛马节;抗英古城江孜也在每年的7月底8月初举行传统达玛节,有赛马、射箭比赛;西藏各地农民期盼丰收的“望果节”也是8月份在西藏各地农村举行;
如果你是7 8 月份去西藏的话要注意1、防晒,(紫外线比较强),2、高反(提前准备点高原安,红景天,适当的准备点葡萄糖,西洋参含片,进藏后前几天以休息为主,不要剧烈运动)3、由于是旺季所以景点门票,住宿拼车都要提前预定好。
希望对你有用,望采纳,
去西藏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不是7、8月份,为什么
去西藏旅游最佳时间就是7、8月份。
7、8月份天气凉爽,不会太冷,如果春天去西藏的话,冰雪还没有融化,自驾游的路也不好走,路况不太好。而且7、8月份的话,西藏空气里的含氧量会上升,不太容易导致高原反应。
而且,7、8月份正是暑假,出游的人也更多,沿途的青年旅社里面也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,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谈天论地。如果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,还可以留个联系方式,日后大家还可以相约着一起出游。
布达拉宫夏天去就比较考验运气,夏天拉萨容易打雷,如果晚上打雷的话,布达拉宫是不会开灯的,夏季参观布达拉宫的人很多,进藏的朋友如果想参观布达拉宫的话要记得提前预定哦!
8月份适合去西藏旅游吗
最好的时间是7月-10月
夏季去是最好的景色很漂亮
注意带上一些防护用品进入高原之前的准备:
1、进入高原前,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,做到心中有数,避免无谓紧张。
2、进入高原之前,禁止烟酒,防止上呼吸道感染。避免过于劳累,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。适当服西洋参等,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。如有呼吸道感染和感冒,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。备好几瓶抗缺氧药红景天或口服液。
3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。大量事例证明,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,树立坚强的自信心,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。反之,忧心忡忡、思虑过度,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,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,使自愈时间延长。
4、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,在进入高原之前,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。严重贫血或高血压、哮喘病人,切勿肓目进入高原。
进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项:
1、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,如硝苯吡啶(又名心痛定)、氨茶碱等,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、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,以防万一。备好几瓶抗缺氧药红景天或口服液。
2、由于高原气候寒冷,昼夜温差大,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,以防受凉感冒。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。
3、在进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,应立即处理,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。严重时应吸氧。若出现严重的胸闷、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、咳粉红色泡沫痰,或反应迟钝、神志淡漠、甚至昏迷,除作上述处理外,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,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,以便治疗恢复。
4、由于乘车进入高原所需时间长,途中休息不好,体力消耗大,因此除要准备以上各种物品外,还应该准备水或饮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,以便及时补充机体必需的水和热量。
8月初去西藏旅游
入藏旅游注意事项:
1、高原及高原反应并不可怕,用良好的心态去战胜对高原的恐惧,这是预防高原反应的最好良药。高原反应就象晕车一样,与体质好坏无关,人生能有几次来到雪域高原?又有几人能感受到高原反应?高原反应,也是来西藏旅游的一种体验,要在战略上藐视它。
2、关于抗高原反应药物,来高原前,服用红景天口服液什么的或许可以减少压力;若反应较大,到达高原头两天适当服用高原安、丹参滴丸、吸氧、输液等都会有效的缓解高山反应和心脏压力。
3、动作慢一点,别太急,少食、多喝水,这是到高原头两天你应该做的,因为动作太快吃得太多都会消耗氧气。
4、刚到高源并不是一定不能洗澡,关键是要注意不要感冒,虽然我们认为在高原感冒了也并不象传说中那么可怕,但感冒了难受的总是自己,高原的温差很大你还没有把握好,容易受凉。所以建议过一两天再说。
5、西藏较为干燥,常涂润唇膏避免嘴唇干裂,晚上睡觉时在床头放杯水可以使房间湿润一点。
6、西藏日照较强,防晒护肤品可以多带点,为了旅途相对舒适,请携带帽子和太阳镜。
7、带上厚一点的外套,到各旅游目的地基本都要经过海拨5000米左右的高原美景,你不能只呆在车上看别人玩吧。
8、严重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请不要入藏,这是医生的忠告。
9、外交官和外国记者请勿入藏。
10、尊重藏族风俗,搞好民族团结,为建设和谐西藏尽自己的一份力!
民俗禁忌小贴士:
1、献哈达: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,是对人表示欢迎、诚心、忠诚的意思。
2、敬酒茶:敬客人酒时,客人须用无名指沾酒对空弹三下,然后啜三口,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酒,最后再喝干,称为“三口一杯”,是藏族最正规的饮酒礼节,经过“三口一杯后”,才可以随意喝酒。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,客人进屋坐定,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,但是客人不必自行端茶,待主人捧到你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。这样才算的懂礼貌。
3、藏民伸舌头,是表示尊敬或不好意思而非嘲笑,合十则是一种礼节。
4、和藏民打招呼时一般要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“啦”字以示尊称,走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,相遇必先礼让。其次在饮食方面,还有喝不作响,爵不出声,食不满口等规矩。
5、进入藏民的帐篷、居室,不能用脚踩门槛,也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吐痰。
6、未经同意不能随意进入寺庙的佛殿、在一些偏远的寺庙尤其重要啊。入庙后不可吸烟。庙内东西观看无妨,但不可乱摸及用手指指点点,不经允许不能拍照。有些地方还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,有些密宗殿是不准女人进入的,在西藏不尊重经典、喇嘛、寺庙会受到指责。路过寺庙、旗杆、玛尼堆、佛塔、都要顺时针绕一圈。
7、藏族人绝对禁吃驴,马肉和狗肉,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。
8、禁忌在别人跟前或后背吐唾沫、拍手掌、放屁。
9、不得跨越法器,火盆。
10、经筒,经轮不得逆转。
11、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。
去拉萨一般什么季节去最好几月份
仅气候而言,赴西藏旅游,3~11月较为适宜,其中4~10月为最佳时节。
3~4月,雪域桃花狂。蓝天之下,神山圣湖之畔,桃花朵朵遍地开。5月,我思念的林芝--杜鹃花开连成海,色季拉山、察隅、波密、墨脱、米林、错那勒布沟以及亚东、陈塘、吉隆沟、聂拉木等。黄色、白色、紫色、大红、浅红、粉红等,形成花的山,花的海,浩瀚壮观。
6~8月,平均气温20℃。雪山阳光、乌云、积雪、山影和云影……珠穆朗玛峰、唐古拉山、喜马拉雅山脉、南迦巴瓦峰……各自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原美。
9~11月,金秋西藏最温暖,白天气温9℃~22℃,夜晚3℃~12℃。被秋霜染黄原始森林,高耸入云霄皑皑冰川雪山,绵亘至遥远天际荒原……鹅黄,绿黄,翠黄,浅黄,淡黄,嫩黄……
冬日西藏,因日照时间长,阳光灿烂,冬天并不寒冷;晶莹的雪山,金色的草甸,缤纷的森林,广袤大地的银装素裹,藏民族的节日盛装和笑容更为灿烂。
拓展资料:
拉萨有许多古迹遗址,布达拉宫、大昭寺和罗布林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主要旅游景点有哲蚌寺、色拉寺、小昭寺、宗角禄康、藏王陵、楚布寺、拉萨清真寺、曲贡遗址、西藏博物馆、药王山、直贡噶举派寺庙群等,主要商业区有八廓街、宇拓路步行街、拉萨百货大楼等。周围具有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地热温泉遍地,堆龙德庆县的曲桑温泉、墨竹工卡县的德中温泉享誉整个藏区。
八月份去西藏旅游的注意事项
主要就是不要丢了性命
1。别生病了
在高原随便一个感冒都可以引起致命的肺气肿
2。日晒
高原紫外线强是常识了,不要回来得个皮肤癌
3。藏獒
没事别去惹它,它把人弄残废不是什么费劲的事
4。藏民
虽说青藏铁路通了,但是那边还是有没完全适应中原文化的藏民,例如讨价还价,原始一点的只要你问了价钱就得买,不买让你尝尝藏刀的厉害
只要性命保住了,其他都可以商量
八月份去西藏要注意什么
需要带什么东西?
进藏需带些什么药品?
常规旅游准备一些感冒药品、胃肠类药品和一些去热止痛的药品就可以了,如:感冒片剂、感冒冲剂、泻痢停、复方阿斯匹林、扑尔敏、抗生素,若对高原反应没有信心,可以准备一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品:高原红景天(至少提前10天服用)、百服宁(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)、西洋参含片。
特殊旅游,比如:完全背包客、徒步、探险之类的特种旅游,建议还要备一些一下药品:
常备药物:牛黄解毒片、黄莲素、牙周宁、息斯敏、乘晕宁;抗高原反应药:诺迪康胶囊、西洋参(对缓解极度疲劳很有用)、速效救心丸;外用药:云南白药、万花油、创可贴、清凉油、风油精、伤湿止痛膏、眼药水、药棉、纱布、绷带、白胶布;维生素类:金施尔康、善存片、其他维生素片。
进藏需带些食品?
为了防止饮食不习惯或被堵在半路上,可以带上:巧克力、牛肉干、榨菜、饼干及其他个人爱好的食品和零食,最好是含热量高的食物。还可以带一些口香糖,因为嚼口香糖可以缓解耳鸣头痛,注意不要过密,会引起口干。
进藏必备日用品?
进藏旅游必备用品:太阳镜、太阳帽、防晒霜、护肤霜、润唇膏、长袖上衣、毛衣;对于特殊旅游或去阿里、藏北、川藏线旅游,建议带:睡袋(防寒)、床单(防脏)、羽绒服、旅游鞋或登山鞋、拖鞋、牙刷、牙膏、毛巾、卷筒纸、纸内裤、消毒湿巾、手电筒、防水火柴、刀具、绳子。
进藏需要带什么样的衣服?鞋?
由4于西藏紫外线特别强,不可穿短袖上衣和短裤,必须备毛衣,春秋冬季必须带羽绒服、毛裤,到珠峰、阿里地区、藏北地区一年四季都必须带羽绒服;鞋子最好是旅游鞋或登山鞋。
还有,要是你有硬币还是留着别带到西藏来用,这里不流通的!在西藏如果去边境县,就是与外国接壤的县,都要办理边境通行证,如去樟木、阿里、珠峰、墨脱、米林等地。原则上这些证件要在游客的户口所在地办理,但到了拉萨由居住旅馆所在地派出所也能办理,要3-4天,有时还需要照片,所以要随身携带一寸免冠照片4张,如果旅游时间紧张,到了拉萨后,可以到西藏各旅行社、饭店去办理边境证,那里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服务,还可到雪域宾馆对面的“来藏旅游散客接待处”办理,半天即可,但你要随他们的车去旅游。礼节:
献哈达: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。婚丧嫁娶、民俗节庆、拜会尊长、拜佛,迎送宾客等等场合,通常都要献哈达。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,长短不一,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、诚心、忠诚的意思。自古以来,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、吉利,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。
献"哈达"的动作因人而异,一般来说,要用双手捧哈达,高举与肩平,然后再平伸向前,弯腰给对方,这时,哈达正与头顶平,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--吉祥如意。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。对尊者、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,身体略向前倾,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;对平辈或下属,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。
磕长头: 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,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。于行进中磕长头,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:首先取立正姿势,口中念念有词,多为诵六字真言,读作"啊嘛呢叭咪哞",是印度佛教密宗的"真宝言"(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"南无阿弥陀佛"。一边念六字真言,一边双手合十,高举过头,然后行一步;双手继续合十,移至面前,再行一步;双手合十移至胸前,迈第三步时,双手自胸前移开,与地面平行前身,掌心朝下俯地,膝盖先着地,后全身俯地,额头轻叩地面。再站起,重新开始。在此过程中,口与手并用,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。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。
敬语和称谓: 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语,这种风气拉萨人更为讲究。在拉萨甚至整个西藏,每句话都有3种讲法,一是普通话,一是敬语,一是最敬语。无论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都是这样。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语,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语,对地位悬殊的人用最敬语。不会敬语的人被认为缺少教养,而敬语用错了,便会闹出笑话。藏族人非常重视称谓,称谓不准确,往往被认为不懂礼貌。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"拉"字,表示尊敬。例如称格桑为"格桑拉",扎西为"扎西拉";教师称为"格拉",厨师称为"玛青拉"等等。
敬酒茶:到藏族人家做客,主人便会敬酒,一般是青稞酒。青稞酒是不经蒸馏、近似黄酒的水酒,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。敬献客人时,客人须先啜三口,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,最后再喝干一满杯。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,客人进屋坐定,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,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,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,这样,才算懂得礼貌。
馈赠:藏族十分重视馈赠,凡有喜庆必送致贺。一般是有送必有还,且还礼的数目往往要加一倍,否则即为小气和失礼。
敬老: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。在许多节日里,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。藏历年除夕晚上,全家吃面"古突"辞旧迎新的时候,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。初一黎明,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妇要抢先背回第一罐水,调制成酥油茶敬献老人,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。
见面礼: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,要脱帽置于手上,弯腰45度;见到平辈;头稍稍低下即可,帽子可以拿在胸前;有时合掌与鞠躬并用,合掌要过头,表示尊敬。
宗教礼节:僧人见到自己的老师要行叩拜礼,如觐见堪布或活佛时,要行三叩头礼。坐垫子是根据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。宗教节日时,达赖、班禅给朝拜者摩顶也有分寸,对大官员行碰头礼和用双手摩顶,对中等官员用一只手摩顶,对一般平民则用一条丝穗子在其头上拂一拂以表赐福。
注意事项:接待客人时,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,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,并使用敬语,如在名字后面加个"啦"字,以示尊敬和亲切,忌讳直呼其名。迎送客人,要躬腰曲膝,面带笑容。室内就坐,要盘腿端坐,不能双腿伸直,脚底朝人,不能东张西望。接受礼品,要双手去接。赠送礼品,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。敬茶,酒,烟时,要双手奉上,手指不能放进碗口。
藏族人绝对禁吃驴,马肉和狗肉,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。
敬酒时,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,连续三次,以示祭天,地和祖先,接着轻轻呷一口,主人会及时添满,再喝一口再添满,连喝三口,至第四次添满时,必须一饮而尽。
吃饭时要食不满口,咬不出声,喝不出响。
喝酥油茶时,主人倒茶,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,才能接过来喝。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,拍手掌。
行路遇到寺院,玛尼堆,佛塔等宗教设施,必须从左往右绕行。
不得跨越法器,火盆。
经筒,经轮不得逆转。
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。